2019年6月29日上午,受2024年精准一码邀请,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、广东省首届勘察设计大师杨光华博士来集团进行专题讲座,讲座主题为《深基坑支护的理论与实践》。工勘集团董事长雷斌、总经理李红波、总工程师王贤能、副总经理左人宇、付文光、马君伟、李新元、总经理助理兼广州分公司经理戴锦鸿等领导,集团技术中心、地质环境院、勘察事业部、测绘事业部、测试中心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,以及中建四局、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、深圳市勘察研究院、深圳市长勘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等同行单位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。
讲师介绍
讲座内容
讲座上,杨教授指出,目前,以增量法为代表的深基坑支护计算方法,是中国工程设计中普遍应用的方法。杨教授结合了多个工程实践中的典型案例,为大家分析了工程中如何应用增量法解决支撑锚索预加力、支撑拆除、入土深度的计算方法等专业问题,令大家耳目一新。
杨教授讲解了Terzaghi-Peck经验土压力与朗肯土压力的差异、深基坑土压力计算和土钉力计算的优良选择方法,以及如何更合理地控制深基坑支护的位移等问题。同时,杨教授也与大家分享了如何将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,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下节约更多的资源。
讲座中,杨教授重点介绍了深基坑支护计算理论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。通过分析实际的工程事故案例,对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,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工程经验。
最后,杨教授对深基坑进行了总结:1、深基坑支护工程复杂,是一次性工程,涉及岩土、工程结构等专业知识,施工风险高,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在质量保障与资源节约上实现动态平衡;2、增量法是我国首创的新算法,可正确模拟施工过程,同时也可用于确定入土深度、计算预应力、支撑拆等复杂施工,是目前先进有效的实用算法;3、增量法解析了Terzaghi-Peck经验土压力,工程经验表明,土压力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支撑力,不是作用于挡土结构上的土压力,所以经典理论土压力在深基坑是可用的;4、基于曲线破坏的新土压力值得推广应用;5、土钉力计算的新算法,考虑施工过程可能产生的影响,采用增量法计算,是太沙基之后一种更优化的计算方法。
此次《深基坑支护的理论与实践》专题讲座,加深了同行专业技术人员对深基坑理论与实践的深入了解,更加强了土木人对工程科研的认识。
工程的科研应该源于工程,用于工程,高于工程,而不是纸上谈兵。认识是在时间的检验下,不断深化、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。工勘集团专攻岩土技术,定期开展【工勘学苑】专题讲座,旨在加强科研创新技术的积累,促进行业交流,实现资源共享,共同追求岩土事业的发展,践行“让岩土技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”的理念。